钱才云老师以“严谨治学、因材施教——引‘生’思考;勤于自励、提升自我——促‘生’成长”为师德格言并践行自己的师德承诺,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他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先进的教学理论和科学的方法运用于教学之中,并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了解到最新发展方向,提升了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和团队协作的能力。钱老师怀揣“爱与责任”的意识,关心学生的学习、科研以及生活,多次担任学校、学院“菁英人才学校”菁英班导师,所指导的学生曾多次获得国际竞赛奖项、国家奖学金、校内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此外,钱老师不仅在生活上对学生关怀备至,通过言传身教、与学生推心置腹的交流等,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操守;在学术科研与人才培养上也是精益求精,每年都精心组织本科生、研究生开展多场学术论坛,进行多校国际联合设计教学等活动,在有效提升学生专业综合素养的同时也拓展了大家的国际视野。
钱老师主张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践行培养学术功底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心怀国家发展、勇于开拓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道德、科技、人文等多方面高素质人才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渠道,也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最佳结合点,因此要结合学术创新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他提出“师生协同,不断学习,共同进步;加强引导,突破常规,敢于创新”两大理念,切实将科研成果有效融入育人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理念一:师生协同,不断学习,共同进步。学生及老师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科和学校的研究水平,其中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是学校高水平研究团队和师资的后备军,也是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钱老师经常对学生和青年教师推心置腹地强调,师生都必须树立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终生学习思想理念,尤其老师更应敢当示范,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在教学、科研中切实践行。
理念二:加强引导,突破常规,敢于创新。钱老师强调在引导、开拓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下功夫,力争多培养具有真正核心创造力的人才。学生的思想活跃,创造力强,通过因材施教的强化引导往往其学习、论文选题和科学研究能开拓学科的研究方向,促进学科的发展,使学科前沿不断拓展,亦可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甚或发现新的学科生长点,由此便可形成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从而可能促进学科的新发展。钱老师经常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入课堂,通过学术讲座、交叉评图等方式,加强促进本科和研究生对于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扩展知识面,促进新成果,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钱才云老师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其优良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对培养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诸多研究生在钱老师的培育引导下,在学术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譬如,陈佳灯同学是南京工业大学2016级本校免试硕士研究生,也是钱老师的研究生,在钱老师的科学研究精神引领下,陈佳灯同学在做关于城市空间设计的课题时,时常向本科生、外校同学请教,为了进一步拓展学术研究涉及的不同知识面,他不断主动学习交叉领域的相关新知识。针对硕士论文写作与研究中遇到了疑惑与困难,钱老师及时给予陈佳灯关心、鼓励与指导并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为了获取与现实匹配的数据,陈佳灯用数月步行丈量河西,不怕辛苦,双脚走遍了整个南京河西地区10余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半年完成了自己的研究生学业,期间发表SCI论文2篇,获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立项1项,也曾获国家奖学金、特等奖学金,还获得过优秀党员、优秀团干部、优秀研究生干部、科创之星等荣誉称号。
在毕业就业之际,钱才云老师专门向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特别推荐了陈佳灯同学,在经过一定的考核流程后,他顺利入职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目前已经成为该院建筑设计方面的骨干力量。
钱才云老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课题7项;主持城市建筑设计类项目30余项;曾获“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3次、中国建筑与艺术“青年设计师奖”(专业组)“金奖”、“铜奖”,各类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10余次,国际、省部级获奖20余项;发表SCI、SSCI及专业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所指导研究生获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立项4项、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2014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教师,2016年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多次受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外国留学生和博士后各1人。
此外,他还有着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学术委员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市科技咨询专家等身份,积极为城市发展出谋划策,利用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社会服务。